帮您快速找医生

流行性出血热 按疾病找医生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根据地区、病毒类型等,又可被称为新疆出血热或登革热出血热,以发热、出血、肾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高。

英文名: liuxingxingchuxuere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症状: 急性肾衰竭,眼眶痛,睑结膜充血,腰痛,鼠类接触史
多发人群: 卫生条件差的人群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并发疾病: 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衰竭 脑炎 脑膜炎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定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Hanta virus,HV)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广泛性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本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发病人数占全世界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近几年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较快,该病毒分布区域不断扩大,新型或新亚型病毒以及新的动物宿主被不断发现,为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病原学

病原为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1.形态及结构 病毒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80~120nm。病毒颗粒核心为单股负链RNA及核壳,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外膜上有纤突。 

2.基因结构及抗原性 汉坦病毒基因组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片段,分别编码病毒RNA聚合酶、膜糖蛋白(G1和G2)及核衣壳蛋白(NP)。核衣壳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之一,它包裹着病毒的各基因片段,G1和G2糖蛋白构成病毒的包膜。核蛋白抗原性较强,能诱发宿主产生强的免疫反应,且其抗体出现早,可用于早期诊断。膜蛋白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前者能诱生具有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后者引起低pH依赖性细胞融合,对病毒进入胞浆起重要作用。 

3.病毒分型 目前根据汉坦病毒基因结构和抗原性的不同,将汉坦病毒至少分为40个血清型/基因型,其中经WHO认定的型别包括:Ⅰ型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HTNV)、Ⅱ型汉城病毒(Seoul virus,SEOV)、Ⅲ型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Ⅳ型希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PHV)、V型辛诺柏病毒(Sinnombre virus,SNV)。其余型别包括:多不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Dobrava-Belgrade virus,DOBV)、图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DV)以及大别山病毒(Saaremaa virus SAAV)等。目前已证实至少22个型的汉坦病毒可引起人类疾病,其中Ⅰ、Ⅱ、Ⅲ型和多不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等7个型的病毒可引起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Ⅴ型等15个型可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尚有10多个型汉坦病毒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还不太清楚。不同型别病毒对人的毒力不同,所引起的人类疾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也各不相同,其中Ⅰ型较重,Ⅱ型次之,Ⅲ型多为轻型,多不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与Ⅰ型相类似。 不同型别的汉坦病毒在全球的分布也各不相同。Ⅰ型病毒由黑线姬鼠携带,主要在亚洲、东欧等地流行;Ⅱ型病毒呈全球分布,由家鼠及实验室大白鼠携带;Ⅲ型病毒主要在欧洲流行;Ⅳ型病毒由美国田鼠体内分离出,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不明确;Ⅴ型主要在美洲流行。目前我国已经发现了7种型别的汉坦病毒,但仍以汉滩型和汉城型病毒为主。 

4.生物学特性 汉坦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56℃30分钟或100℃1分钟即可灭活,4~20℃温度下相对稳定。不耐酸,pH 5.0以下易灭活。对紫外线和脂溶剂如乙醚、氯仿、丙酮、乙醇、碘酊等均敏感。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该病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已发现173种陆栖脊椎动物感染病毒,我国发现有60多种动物携带该病毒。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鼠种,不同血清型病毒具有明确而严格的鼠种依赖性。在我国,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黑线姬鼠(野栖)、褐家鼠(家栖)、大林姬鼠(林区)等啮齿类动物。其他动物如猫、狗、家免、鼩鼱等亦可携带病毒。带病毒的动物可经粪、尿及唾液排病毒,尿排病毒时间可长达1年。患者病程早期亦可携带病毒,但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鼠类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空气后形成气溶胶,然后通过呼吸道传播而引起人体的感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而受染。 

(3)接触传播:鼠咬伤或皮肤、黏膜接触带病毒的动物或其排泄物而受染。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毒后,通过母体垂直传播给胎儿。 

(5)虫媒传播:曾有报告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或恙螨具有传播作用。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低,为2.5%~4.3%,感染后大多发病并获得稳定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1)季节性和周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与鼠的活动、密度、与人的接触机会有关。黑线姬鼠(野鼠)传播者以冬春季(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家鼠传播者以3—5月为高峰。野鼠传播者发病有周期性,间隔数年有一次大流行,家鼠传播者周期性不明显。 

(2)地区性:本病的发生遍及世界各地,疫区主要分布于亚洲,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在目前世界上32个发病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疫情最重,其次为俄罗斯、韩国和芬兰。我国的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病例则不断增加。 

(3)人群分布: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发病的多少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少有关。  


发病机制及病理

一.发病机制

汉坦病毒进入人体后随血流侵入血管内皮细胞、骨髓、肝、脾、肺、肾及淋巴结等组织,进一步增殖后再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从而出现发热及毒血症症状。病毒及其引起的免疫损伤可造成全身小血管及多数脏器的损伤。主要损害机制包括: 

1.病毒直接致病作用 病毒侵入人体可致患者早期发生病毒血症,出现发热及毒血症等中毒症状。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变及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等,说明其毒力强弱与病变程度相关。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有病变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脏器中均可检出病毒抗原,且病变部位和程度与病毒抗原的分布一致。体外培养结果表明,病毒可在正常人骨髓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复制、增殖。但病毒的直接作用并非唯一因素,病毒侵入仅为本病发病的启动因子,其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亦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2.免疫介导损伤 

(1)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Ⅲ型变态反应):病毒抗原与机体产生的相应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壁、血小板、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及肾间质血管,激活补体造成相应病变。此反应是使血管及脏器损伤的重要因素。 

2)其他免疫反应 

1)变态反应:依据为:①本病早期特异性IgE抗体升高,其上升水平与肥大细胞脱颗粒阳性率呈正相关,提示存在Ⅰ型变态反应。②患者血小板中存在免疫复合物,电镜下肾小管基底膜存在线状IgG沉积,提示临床上血小板的减少和肾小管的损害与Ⅱ型变态反应有关。③电镜观察发现淋巴细胞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据此认为病毒可以通过细胞毒T细胞的介导损伤机体细胞,提示存在Ⅳ型变态反应。 

2)细胞免疫反应:多数研究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8+细胞明显升高,CD+ 4/CD+ 8比值下降或倒置,抑制性T细胞(suppvessor T cell,Ts)功能低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且重型患者比轻、中型增加显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为分泌细胞毒素诱导细胞凋亡以及直接杀伤靶细胞。在患者肾尸检标本中能发现有大量CD8+T细胞积聚。 3)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汉坦病毒能诱发机体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引起临床症状和组织损害。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血浆内皮素和血栓素B2等可引起休克,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和脏器损伤,是引起和加重肾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IL-1和TNF能引起发热,TNF能引起休克和器官衰竭。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的升高能显著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促进肾衰竭的发生。T淋巴细胞亚群及IL-6和IL-10也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生理

1.休克: 病程早期出现的低血压休克称为原发性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致使血容量不足。少尿期后发生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与大出血、继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2.出血 :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是主要原因。 

3.急性肾衰竭: 其原因包括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以及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所阻塞等。 

三.病理解剖

1.血管病变:本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损伤,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管壁呈不规则收缩和扩张,最后呈纤维素样坏死和崩解,管腔内可有微血栓形成。由于广泛性小血管病变和血浆外渗使周围组织水肿和出血。

2.肾:病变最为明显,外观明显肿大、水肿、充血及出血,切面见皮质苍白,髓质明显充血、出血及水肿。显微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球充血,基底膜增厚,肾间质水肿、出血、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使肾小管受压变窄甚至闭塞。 

3.其他脏器:肉眼可见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甚至可达肌层或心外膜下。镜检心肌纤维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部分可断裂。脑垂体肿大,前叶有显著充血、出血和凝固性坏死。肝、胰和脑实质有充血、出血和细胞坏死。 

4.免疫组化检查:小血管、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肺、肝、肾、肾上腺、脑、胸腺、淋巴结、胃、肠、胰等脏器组织中均能检出汉坦病毒抗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7~14日。 

一.临床分期及表现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 

1.发热期 

(1)发热及中毒症状:起病急剧,体温多在39~40℃,为稽留热或弛张热,热程多在3~7天,个别可在10天以上,体温高、病程长者病情重。伴全身疼痛,尤以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征)最著。头痛为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与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周围组织水肿所引起的。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中毒症状,可因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而被误诊为急腹症,亦可因腹泻或黏液血便诊断为中毒性细菌性痢疾。重症患者出现嗜睡、烦躁、谵妄及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 

(2)血管病变:毛细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是早期较突出的体征。患者的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出现明显的充血潮红,即“三红”征,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软腭和咽部。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条索点状或搔抓样瘀点。软腭黏膜可见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渗出水肿征表现为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结膜有涟漪波,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甚至突出眼裂(金鱼眼)。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水。 

(3)肾损害:本期肾损害较轻,发热一两日即可有蛋白尿、血尿,尿量轻度减少,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等。重症者常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尿中有膜状物。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日,多数患者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本期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一般血压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温暖,若血容量继续下降则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以及尿量减少。当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灌注不良而出现发绀,并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3.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5~8日,常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此期。与休克期重叠的少尿应与肾前性少尿相区别。 

(1)少尿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尿程度通常与肾损害程度平行,但部分患者可无少尿现象而出现氮质血症,称为无少尿型肾衰竭。 

(2)尿毒症、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肌酐上升,有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症状,可因低血钠或高血钾而出现乏力及心律失常,酸中毒时有呼吸加快或深长。 

(3)出血:此期一些患者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功能障碍或肝素类物质增加而出血现象加重,表现为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血、血尿等,少数患者出现颅内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 

4.多尿期 多出现在病程第9~14日,此期肾小管功能尚未恢复,血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可导致高渗性利尿作用从而引起多尿。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此期可分为三期: 

(1)移行期及多尿早期:尿量可增加至每日2000ml,但肾小管功能尚未恢复,血尿素氮及肌酐仍异常或继续升高,症状及病情仍严重,仍可发生死亡。 

(2)多尿后期:尿量不断增加至每日3000ml以上,甚至多达10000ml以上。氮质血症及临床症状均逐渐好转,但亦存在因多尿造成的水、电解质紊乱,如脱水、低钾、低钠等,亦可发生继发感染及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 

5.恢复期 多数患者于病后3~4周肾的浓缩功能开始恢复,尿量逐渐降至3000ml/d以下,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及精神才能全面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及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二.临床分型

根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和出血、休克、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本病可分为五型。 

1.轻型 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除出血点外无其他出血现象,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2.中型 即普通型,最多见。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球结膜水肿,病程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脉压小于26mmHg。有明显出血及少尿,尿蛋白(+++)。 

3.重型 体温≥40℃,中毒症状及渗出严重,可出现中毒性神经精神症状。有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休克及肾损害严重,有明显出血及少尿,少尿持续5日以内或无尿2日以内。 

4.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如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超出5日或无尿2日以上,以及血尿素氮高于42.84mmol/L,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中枢神经并发症,及严重感染。 

5.非典型型 发热38℃以下,皮肤、黏膜可有散在出血点,尿蛋白(±),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  


并发症

多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亦可发生,是引起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1.内脏出血 可有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自发性肾破裂引起的腹腔及腹膜后出血。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引起高血压脑病、脑膜炎、脑膜脑炎、脑水肿、脑疝或脑出血。 

3.肺水肿 

(1)心力衰竭性肺水肿:由高血容量综合征或心肌损害引起,主要由于心功能不良及肺泡内大量渗出致肺水肿。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系由于严重肺间质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缺氧、发绀,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肺泡动脉分压上升,可因呼吸衰竭死亡。 

4.继发感染: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道感染,亦可引起败血症,多为细菌感染亦可引起真菌感染。 

5.重要脏器损伤 可引起心肌损害、肝病变甚至多个脏器病变及多脏器衰竭。严重病例可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亦可发生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眼压升高、各种眼炎等而导致视力下降。 

6.高血容量综合征: 发生在少尿期,因少尿、水潴留引起,表现为全身水肿、体表静脉充盈、高血压及脉搏洪大,可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甚至脑疝,引起死亡。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其变化与病期及病情轻重有关。白细胞计数于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高达(15~30)×109/L或更高,早期中性粒细胞升高,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病程第4~5日后淋巴细胞升高,并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低于100×109/L,并可见异型血小板。病程早期因血容量不足与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加。 

2.尿检查: 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凝聚而成。尿蛋白多在(+++~++++),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3.血液生化检查 :多数患者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于低血压休克期开始上升,少数于发热期开始升高。发热期以呼吸性碱中毒多见,与发热换气过度有关。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血钠、氯、钙在本病各期多数降低,而血钾在发热期和休克期处于低水平,在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 

4.凝血功能检查: 发热期开始血小板减少,其黏附、凝聚和释放功能降低。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常在50×109/L以下,高凝期则凝血时间缩短,消耗性低凝期则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进入纤溶亢进期则出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升高。 

5.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为确诊本病的重要方法。 

(1)特异性抗体检测:在第2~4病日即能检出特异性IgM抗体。1周后IgG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2)特异性抗原检测:常用免疫荧光法或ELISA法,胶体金法更为敏感。早期患者的血清及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尿沉渣细胞均可检出汉坦病毒抗原。 

6.分子生物学检查:可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法对汉坦病毒进行基因检测,该方法有助于对早期和非典型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7.病毒分离:将发热期患者的血清、血细胞和尿液等接种于Vero-E6细胞或A549细胞可分离出汉坦病毒。 

8.其他检查: 约50%的患者血清ALT升高,少数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心电图检查可有心律失常、心肌受损及高血钾或低血钾引起的改变。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水肿、胸腔积液等表现。脑水肿患者可见视盘水肿。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在疫区居住或在潜伏期内到过疫区,是否在发病季节发病及是否有鼠接触史,都可能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2.临床特征: 早期有发热、出血、三痛症状(头痛、腰痛、眼眶痛)和三红体征(面红、颈红及上胸部充血潮红);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3.实验室检查 :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大量出现,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血清、白细胞和尿沉渣细胞中检出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lgM抗体或间隔1周以上血清IgG抗体4倍上升可以确诊。RT-PCR法检测汉坦病毒RNA可用于早期诊断及分型。 

二.鉴别诊断

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少尿期则应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须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相鉴别;腹痛者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此外,还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其特点为有疫水接触史,有腓肠肌痛及压痛,淋巴结肿大及压痛,尿常规检查有明显改变,肾损害明显,白细胞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速,血培养可检出钩端螺旋体。钩体血清学反应阳性。 

2.败血症:有原发性化脓性病灶或迁徙性病灶,白细胞显著增多,休克出现较早,血培养可阳性,抗生素治疗有效。 

3.埃波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是由埃波拉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十分强烈,死亡率很高。此病典型病例的症状包括:突然起病,流感样发热,头痛、胸痛、肌痛和咽痛,半数以上患者有咳嗽,通常在6~7天出现麻疹样皮疹,约70%患者在起病数天后发生轻重不一的出血倾向,包括鼻出血、咯血、呕血等。90%的死亡病例有明显出血倾向,致死原因包括肝、肾、心、肺衰竭,以及大量出血等。  


治疗

一.发热期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减轻血浆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补液治疗:由于高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加上血浆外渗,常导致血容量不足,如不注意补液,易发生低血压休克。一般以前一日尿量和额外损失量加1000~1500ml作为当天的补液量,以输晶体溶液为主,适当补钾。如渗出明显、血压不稳,可适量输入胶体溶液。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能抑制病毒核酸合成,早期应用可能有一定效果。常用量每日750~1000mg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连用3~5天。早期亦可试用干扰素。 

3.对症治疗: 高热时予以物理降温,禁用大量退热药,以防因多汗进一步使血容量减少;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予以地塞米松5~10mg/d或氢化可的松100~200mg/d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有非特异性消炎及保护血管壁作用,可减轻炎症渗出和水肿,减少组胺、5-羟色胺和内源性致热源等物质的释放,减轻对血管的损伤,且有助于降温及减轻中毒症状。 

4.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以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高热、中毒症状和渗出表现严重者,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如凝血时间试管法小于3分钟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小于34秒者为高凝状态,予以小量肝素抗凝。肝素剂量为每次0.5~1mg/kg,于6~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并观察凝血时间,如试管法凝血时间大于25秒,应暂停一次,疗程1~3日。

二.低血压休克期

治疗原则为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 

1.积极补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及降低血液黏稠度 应早期、快速、适量补充平衡盐和胶体液,一般晶体与胶体液比例为3∶1即可,如渗出严重或血压难以纠正可酌情增加胶体液的比例。可选用的胶体液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白蛋白。渗出严重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4小时用量不得超过1000ml。重症患者应用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胶体液。本期因多伴有血液浓缩,故不宜输全血。 

2.纠正酸中毒 :休克状态下组织缺氧、乳酸积聚、小血管张力降低,常需吸氧,并输入适量的5%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 

3.血管活性药物: 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后,血压仍不上升,应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及提高血压。多巴胺10~20mg加入10%葡萄糖液内静脉点滴。亦可用山莨菪碱(654-2)0.3~0.5mg/kg静脉注射,剂量可逐渐增加。 

4.强心剂 当血容量基本补足,而心率仍在140次/分以上并考虑存在心功能不全时,可选用毛花苷C(西地兰)等进行强心治疗。 

5.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入,有利于纠正休克。 

三.少尿期

治疗原则为稳(稳定内环境)、促(促进利尿)、导(导泻)、透(透析)。 

1.稳定内环境: 由于部分患者少尿期与休克期重叠,因此,少尿早期须与休克所致肾前性少尿相鉴别。若尿比重>1.02,尿钠<40mmol/L,尿BUN与血BUN之比>10∶1,应考虑肾前性少尿。可静脉输入液体补充血容量,并观察尿量。如仍少尿则为肾实质损害所致少尿,此时应严格控制输入量。每日补液量为前一日尿量和呕吐量加500~700ml。为防止高分解状态应补充足够的热量。主要输入高渗葡萄糖液(含糖量200~300ml),以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控制氮质血症。必要时加入适量胰岛素。 

2.促进利尿:少尿初期可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滴注,以减轻肾间质水肿。用后利尿效果明显者可重复应用—次,但不宜长期大量应用。常用的利尿药物为呋塞米(速尿),可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大剂量至每次100~300mg,直接静脉推注或小壶。效果不明显时尚可适当加大剂量。亦可应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每日10mg,或山莨菪碱每日10~20mg,每日2~3次,静脉推注或小壶。 

3.导泻:可用桃仁承气汤或20%甘露醇口服,使体内潴留的液体及部分代谢产物从肠道排出,以缓解高血容量综合征和氮质血症。消化道出血时忌用。亦可应用硫酸镁或中药大黄煎水口服。有透析指征而不具备透析设备条件时,亦可采用导泻疗法。 

4.透析治疗:通常采用血液透析或床旁血液滤过。应用腹膜透析较简便,可在基层开展,但透析中蛋白丢失较多,且可能引起腹腔出血和继发感染。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收效较快。目前多主张早期给予血液净化治疗,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即可考虑:①少尿5天或无尿2天以上。②尿素氮大于30.7mmol/L(85mg/dl),或每天上升7.15mmol/L(20mg/dl)以上。③血钾≥6.5mmol/L,且有明显高血钾心电图表现者。④有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压等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⑤严重酸中毒,且不能为碱性溶液纠正者。 

四.多尿期

此期尿量逐渐增多,氮质血症亦逐渐减轻,但因抵抗力低下,易继发感染,故应加强护理,改善营养。排尿过多有时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适量补充水和电解质。少数患者虽出现多尿,但尿素氮却继续上升,仍应按少尿期急性肾衰竭处理。 

五.恢复期

主要是补充营养、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体力的恢复。少数患者遗留有高血压、腰痛、神经衰弱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理。 

六.并发症治疗

1.消化道出血:如有明显出血倾向应输以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血小板或新鲜血,若有纤溶亢进可静脉滴注氨甲环酸250~500mg或氨甲环酸100~300mg,若血浆游离肝素增多可静脉推注鱼精蛋白50~100mg。 

2.心力衰竭、肺水肿: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取半卧位,吸氧,静注强心药物或缓慢滴注硝普钠,并作好血液透析的准备。 

3.ARDS应静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白蛋白10~20mg以减轻肺间质水肿,还可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促进肺泡舒张。 

4.继发感染:如并发感染,应及时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预防

1.疫情监测:由于新疫区不断扩大,因此应作好鼠密度、鼠带病毒率、易感人群等监测工作。 

2.管理传染源:用药物及机械等方法灭鼠。 

3.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饮食及环境卫生。灭螨及防螨。

4.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流行地区易感人群须注射疫苗。在我国因主要系第Ⅰ、Ⅱ型感染,故应注射双价疫苗。目前已研制出双价沙鼠肾细胞疫苗,注射4次(0日、7日、28日及1年时加强),特异性抗体产生率为90%以上,可维持2~3年。亦可3次注射(0日、14日及半年时加强),可取得同样效果。首次注射1周后即可出现抗体,故可应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