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快速找医生

肠息肉 按疾病找医生

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统称为肠息肉,是肠壁长出的良性肿瘤,大小、形状不一,分为单发性息肉和多发性息肉。绝大部分结、直肠癌是息肉转变而来。而早期息肉大多没有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英文名: changxirou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症状: 便血,粪便带血,腹痛,肠道出血,腹泻,排便次数增多,黏液脓血便,便秘,肠腔充盈缺损
多发人群: 中老年
治疗手段: 高频电凝切除术 高频电凝灼除法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 “密接”摘除法 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 活检钳除法 分期分批摘除法 激光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
并发疾病:
是否遗传:
是否传染:
病理知识

疾病详情

概念

肠息肉(intestinal polyps)和肠息肉病(intestinal polyposis)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的临床诊断。从病理上可分为:

一、腺瘤性息肉

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

二、炎性息肉

黏膜炎性增生或血吸虫卵性以及良性淋巴样息肉。

三、错构瘤性

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

四、其他

化生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赘生物。多发性腺瘤如数目多于100颗称之为腺瘤病。

症状及体征

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息肉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自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有蒂或无蒂。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不少病人往往因并发肠套叠等始引起注意,或在手术中才发现。

一、结直肠息肉

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成人大多为腺瘤,腺瘤直径大于2cm者,约半数癌变。绒毛状腺瘤癌变的可能性较大。肠息肉约半数无临床症状,当发生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其表现为:

1.肠道刺激症状,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者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2.便血可因部位及出血量而表现不一,高位者粪便中混有血,直肠下段者粪便外附有血,出血量多者为鲜血或血块。

3.肠梗阻及肠套叠,以盲肠息肉多见。

二、炎症性息肉

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病等的症状,炎性息肉乃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

三、儿童息肉

大多发生于10岁以下,以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多见,有时可脱出肛门外。

诊断

结直肠息肉诊断多无困难,发生在直肠中下段的息肉,直肠指检可以触及,发生在乙状结肠镜能达到的范围内者,也易确诊,位于乙状结肠以上的息肉需作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认。


治疗

结直肠息肉的治疗

有蒂者内镜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直径≥2cm的广基腺瘤性息肉或有癌变,多采用腹腔镜下或开腹肠段切除。中下段直肠的息肉,可经肛或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要求切缘距腺瘤1cm以上。